词条 | 卧龙遭谗 |
释义 | 卧龙遭谗历史典故 卧龙遭谗怎么写好看:卧龙遭谗历史词典解释《晋书.嵇康传》:“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欲助毋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三国魏时,钟会向魏文帝曹丕进谗言,说嵇康为卧龙,一旦出山,会危害魏室,建议将嵇康杀死。后用为咏贤士遭谗之典。 唐.温庭筠《秘书刘尚书挽词二首》其一:“粉署见飞鹏,玉山猜卧龙。”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空话连篇形容整篇文章、讲话没有具体内容,不解决实际问题。毛6*泽6*东反6*对6*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主谓 指整篇都是空话,没有实际内容。毛6*泽6*东反6*对6*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言之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