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责有所归 |
释义 | 责有所归历史典故 责有所归怎么写好看:
责有所归历史词典解释谓责任有所归属。明 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傥致疏失,责有所归。”亦作“责有攸归”。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 主谓 责任有所归属,该谁的责任就该谁承担。明·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傥致疏失,责有所归。”△多用于担当责任方面。→责无旁贷。也作“责有攸归”。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施命发号发布号令。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选贤建戚,则宅之于茂典;施命发号,必酌之于故实。” 见“发号施令”。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选贤建戚,则宅之于茂典;~,必酌之于故实。”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