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有所归怎么写好看:
责有所归书法图片
责有所归历史词典解释
谓责任有所归属。明 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傥致疏失,责有所归。”亦作“责有攸归”。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
主谓 责任有所归属,该谁的责任就该谁承担。明·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傥致疏失,责有所归。”△多用于担当责任方面。→责无旁贷。也作“责有攸归”。
词语分解:
- 责有的解释 追求实有的形态。文选·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李周翰 注:“责,求也。文章率自虚无之中以求其象。”
- 所归的解释 1.归依;归宿。老子:“儽儽兮若无所归。”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2.归向;归属。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汉 班彪 王命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3.称赞。 晋 羊祜 让开府表:“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
历史典故推荐:施命发号
发布号令。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选贤建戚,则宅之于茂典;施命发号,必酌之于故实。” 见“发号施令”。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选贤建戚,则宅之于茂典;~,必酌之于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