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泰寺怎么写好看:
同泰寺书法图片
同泰寺历史词典解释
 六朝佛寺。遗址在今江苏南京城北鸡鸣山东麓。原为三国吴后苑,晋为廷尉署。南朝梁大通元年(527)武帝在此建同泰寺。据《建康实录》:武帝创同泰寺;寺在宫后,别开一门,名大通门,对寺之南门,取“以协同泰”为名。武帝晨夕讲议,多游此门。该寺有大殿六座,小殿及堂十余座,有高七层的大佛阁和高九层的宝塔,供奉有十方金像和十方银像等。规模宏大,在南朝四百八十寺中首屈一指。梁武帝曾四次舍身同泰寺。太清三年(549),叛将侯景兵困台城,该寺被毁。直至五代吴顺义元年(922),才在同泰寺遗址上建台城千佛院。南唐置净居寺,又改名圆寂寺。宋为法宝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重建鸡鸣寺。
词语分解:
- 同泰寺的解释 寺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为 南朝  梁 所建, 梁武帝 曾数度舍身于此。南史·梁纪中:“癸巳,幸 同泰寺 ,设四部无遮大会。” 唐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之五:“何须 同泰寺 ,然后始为奴。” 清  吴伟业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萧条 同泰寺 ,南枕山之阳。” 清  赵翼 梁制观世音像歌:“ 同泰寺 中频捨身,帝王有价可钱赎。”
 - 寺的字典解释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历史知识推荐:尚宫局
 官署名。宫廷女官六局之一。隋炀帝始置,凡宫中出纳文移,皆由其印署。设尚宫二人,下辖司正、司言、司簿、司闱四司。各司分置女官司、典、掌以掌其事。唐沿置,改司正为司记。宋、金置而不称局。朱元璋吴元年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