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尔喀侵藏历史词典解释
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时期,廓尔喀(今尼泊尔)统治者在英国指使下,与西藏上层大农奴主勾结,于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五十六年两次入侵西藏。廓尔喀侵略军大掠后藏日喀则等地,但都被清朝军队击败驱逐。以后,清政府提高了驻藏大臣的权力,使其可以全面督办西藏事务。同时改革达6*赖、班禅“转世”的办法,设立“金瓶掣签”制度,并对藏兵组织、西藏的赋役征收等也进行了整饬。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清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有力地打击了英国利用廓尔喀向西藏扩张势力的企图。
词语分解:
- 廓尔的解释 1.开悟貌。觉悟貌。文选·曹植<七启>:“今予廓尔,身轻若飞。愿反初服,从子而归。” 张铣 注:“廓尔,开悟貌。”2.空阔貌。 唐 寒山 诗之二二八:“性月澄澄朗,廓尔照无边。”
历史事件推荐:范汝为起义
南宋初福建路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又称建州起义。苗傅、刘正彦政变之军退奔建州今福建建瓯后,官军追击。当地人民备受政变军队及官军骚扰。复逢灾荒,大批农民流亡,无以为生。南宋政府又加紧搜刮劫掠。建炎四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