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防御使 |
释义 | 防御使历史知识 防御使怎么写好看:
防御使历史词典解释官名。唐圣历中始以夏州领防御使。安史之乱起,大郡、要害之地皆置,或称防御守捉使,位团练使下,掌本辖区军事防务。有副使、判官等属。其后,诸州刺史不带团练使者多加此衔,或与团练使互兼。诸道不设节度使处或置都防御史以领军务。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定为准从五品。宋初分实任与遥领两类,后多不赴本任,遂为武臣及宗室寄禄官。元丰改制,定从五品,位团练使下、观察使上。辽、金俱置,为防御州长官。辽位团练使下、刺史上,亦为防御州长官。金位节度使下、刺史上,从四品,掌本管民政,兼防不虞,御制盗贼。元至正十七年(1357),以州县正官兼,由宣慰使司节制。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亦于所占要地设置。进北京后,改兵备为防御使。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典硙中士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仓下大夫属官,掌硙的管理及粮食的加工,正二命。下设典硙中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