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寺人 |
释义 | 寺人历史知识 寺人怎么写好看:
寺人历史词典解释①官名。又作侍人。春秋时亦称阍、竖。掌宫内侍卫、御车、守藏、主屦等事。三国魏、晋置寺人监,位七品,专任宦者。北魏有寺人之官,太和十五年(491)官品令定寺人佐从六品上。隋唐内侍省置,员六人,唐为从七品下,掌皇后出入执御刀侍从。②内侍通称。自东汉始,专指宦官。③《周礼》天官冢宰属员,宫内侍御小臣。掌内侍及女宫戒令、纠察宫门出入、佐世妇治礼等事。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呕夷水名。一作沤夷。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北曰并州,“其川虖池、呕夷”。郑玄注谓即祁夷水,当今山西广灵、河北蔚县等的桑干河支流壶流河。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以为是滱水,即今河北中部大清河支流唐河。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