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猛知兵法历史词典解释
汉代察举科目之一。两汉常有察举武猛、知兵法的科目,为后世武举的滥觞。《汉书·成帝纪》记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下诏说:“乃者日蚀星陨,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知兵法各一人。”《汉书·哀帝纪》记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民兵法有大虑者。”东汉亦沿此制,《后汉书·顺帝纪》记“汉安元年(公元142年),诏大将军、三公选武猛,试用有效验任为将校者各一人。”
词语分解:
- 武猛的解释 1.勇猛。后汉书·孝安帝纪:“举武猛堪将帅者各五人。”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天雨花第九回:“ 老左 十分武猛,不要杀他不得,反吃大亏。”2.指勇猛的人。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及选茂才、孝廉、贤良方正、惇朴、有道、明经、宽博、武猛、治剧,此皆名自命而号自定,羣臣所当尽情竭虑,称君詔也。”后汉书·孝桓帝纪:“詔举武猛,三公各二人,卿、校各一人。”资
- 兵法的解释 1 2 用兵作战的方法、策略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三国演义3 指孙子兵法故兵法忌之。兵法,指孙子兵法。——资治通鉴
历史官职推荐:挈壸郎
司天散官名。金、元皆置。金二十五阶之第二十三阶,秩正九品下。元十四阶之第十二阶,秩正八品。明洪武四年1371置为钦天监散官,以授五官挚壶正。十五年废,改依文散官分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