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尉 |
释义 | 中尉历史知识 中尉怎么写好看:
中尉历史词典解释官名。(1)战国赵置,掌选举。(2)秦代置,掌京城治安,属官有丞、候、司马、千人等。西汉初,置为将兵武职。后遂常置,主京师治安事务,又称备盗贼中尉,为九卿之一,秩中二千石。领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及式道左右中候,兼领左右京辅都尉兵卒。太初元年(前104)改称执金吾。东汉末复改为中尉,官三品。三国魏、蜀、吴均置。魏黄初年间复旧名为执金吾。(3)诸侯国军事长官。西汉初,由诸侯国自置,景帝以后由朝廷委派。统领国中军兵,监察军吏,维护国内治安,秩二千石。东汉沿置。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位稍减,与郎中令、大农并称为王国三卿,掌国中军兵。其品秩随国主地位而高下不等。隋改称尉。元复置,隶诸王内史府,员六人,正三品。(4)秦、西汉时主爵中尉之省称。(5)北魏御史中尉之省称。(6)唐护军中尉之省称。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一作其。商周国名。姜姓。在今山东莒县北。殷虚书契前编有“侯”,殷虚文字甲编有“”,即其国。西周铜器鼎铭文:“叔氏伎安伯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