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拈断髭须 |
释义 | 拈断髭须历史典故 拈断髭须怎么写好看:
拈断髭须历史词典解释拈:用手指搓转。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思索、吟哦、推敲的情态。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二:“陈去非尝谓余言:唐人皆苦思作诗,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孽海花》第三十五回:“胜佛现在惊异的,不是笑语声,倒是吟哦声。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在这个书斋里,不容易听到的。” 述宾 拈,用手指搓转。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须,以致搓断数根。形容写诗时用心思考、推敲吟哦的样子。《孽海花》35回:“胜佛现在惊异的,不是笑语声,倒是吟哦声。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在这个书斋里,不容易听到的。”△褒义。多用于形容写作诗文时认真思索、反复推敲的情态。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弹冠振衣源见“弹冠相庆”。又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喻将欲出仕。后汉书.李固传:“是以岩穴幽人,智术之士,弹冠振衣,乐欲为用,四海欣然,归服圣德。” 并列 弹去帽子、衣服上的灰尘。后比喻将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