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禄大夫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三国魏置。《三国志·刘放传》:“正始元年(240),更加(刘)放左光禄大夫,(孙)资右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三司。”作为在朝显职的加官,以示优崇,或授予年老有病者为致仕之官,亦常用为卒后赠官。无职掌。西晋时假金章紫绶,禄赐、班位、冠帻、车服、佩玉、置吏卒及诸所赐给与特进同。二品。其为加官者,唯章绶、禄赐、班位而已,不别给车服、吏卒。卒赠此位者,如本已有卿官,不复重给吏卒,其余皆给。光禄大夫在汉代属光禄勋,魏晋时地位提高,不复属之,南朝时仍属光禄勋。南朝梁天监七年(508)定为十六班,位在金紫光禄大夫上,加开府仪同三司者,升为十七班,置官属同三公。陈二品,秩中二千石。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一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二品。北齐仍二品,北周正八命,亦在金紫光禄大夫上。隋初定为正二品,大业三年(607)降为从二品。唐初沿之,贞观后,唯设光禄大夫,不分左、右。宋元祐三年(1088),分光禄大夫为左、右两阶,大观二年(1108),左光禄大夫改称宣奉大夫。参见“光禄大夫”。
词语分解:
- 大夫的解释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十三6*级,“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历史知识推荐:格物致知
古代认识论命题。语见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东汉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此致或为至。”程朱派多从认识事理角度训解,如程颐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