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破柱求奸 |
释义 | 破柱求奸历史典故 破柱求奸怎么写好看:破柱求奸历史词典解释《后汉书.李膺传》:“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后以“破柱求奸”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唐 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如或纶言既降,丹慊莫从,则当破柱求奸,碎首请事。死而后已,义不苟然。”《旧唐书.毕构传》:“睿宗闻而善之,玺书劳曰:‘……览卿前后执奏,何异破柱求奸?’” 连动 从柱子中抓获坏人。指不怕权贵,搜查坏人。语本《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旧唐书·毕构传》:“睿宗闻而善之,玺书劳曰:‘……览卿前后执奏,何异破柱求奸?’”△褒义。多用于表现人物正气方面。←→姑息养奸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神怡心醉精神愉快,内心陶醉。隋唐演义四七回:“听到后边,一回儿像尽是歌声,一回儿像尽是笛声,真听得神怡心醉。” 并列 心情愉快而陶醉。隋唐演义47回:“听到后边,一回儿像尽是歌声,一回儿像尽是笛声,真听得~。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