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铸鼎象物 |
释义 | 铸鼎象物历史典故 铸鼎象物怎么写好看:
铸鼎象物历史词典解释谓制定政令,使百姓知善恶。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 “三魏(三公) 以铸鼎象物,知其神奸; 王等以桓珪饰瑞,守其宫室。” ●《左传·宣公三年》: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神、奸:神物与恶物。即妖魔鬼怪。螭(chi ): 通“魑”。传说中无角的龙。魅(mei): 木石之怪。罔两(wang liang):亦作“魍魉” 。传说中山川的精怪。相传古时夏禹曾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青铜,铸造九鼎,把各种妖魔神怪的形象铸于鼎上,使百姓知其形状,加以防备,收到很好的效果。 连动 铸造鼎并在鼎上铸各种物品的图像。《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杜预注:“象所图物,著之于鼎。”△褒义。旧时用此来称颂君王有德。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仗前喑马同“仗马”。明 李东阳宿刘谏议祠诗:“海内鸣阳希世有,仗前喑马任人骑。”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