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荣死哀 |
释义 | 生荣死哀历史典故 生荣死哀怎么写好看:
生荣死哀历史词典解释《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活着受人崇敬,死了使人哀痛。后以之为吊亡之词。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诔》:“生荣死哀,亦孔之荣。”唐 王勃《平台秘略赞.慎终》:“生荣死哀,身没名显。”宋 文天祥《哭母大祥》诗:“夫人开国分齐 魏,生荣死哀送天地。” 并列 生时荣显,死后使人哀痛。常用吊唁、称誉受人敬重的死者。语本《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后汉演义》(上):“当班昭逝世时,年已七十有余,邓太后且素服举哀,厚加赙赠,特派使臣监护丧事。这真好算作士女班头,生荣死哀了!”△褒义。用来称颂生前成就大、名望高的人。→功垂千古。也作“存荣没哀”、“生荣没哀”、“生荣殁哀”、“生荣亡哀”。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相呴以湿彼此以呼出的气湿润对方。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后比喻在困难时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述补 用湿气互相嘘吸。庄子·大6*庄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