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病入膏盲 |
释义 | 病入膏盲历史典故 病入膏盲怎么写好看:病入膏盲历史词典解释膏肓:古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是指药力不到之处。原指病情危重,无法救治。后也比喻事态严重,无可挽回。语本《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得了重病,派人到秦国去请医生。秦医到来之前,景公梦见疾病化作两个小孩,一个说:“医生来了怎么办?他会伤害我们的,我们往哪里逃呢?”另一个说:“我们呆在肓之上,膏之下,医生又能把我们怎么样!”秦医来到后诊断说:“您的病已深入膏肓,药力已无法达到了。”景公感叹秦医的高超,于是送给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去了。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羊歧源见“歧路亡羊”。谓羊入歧路。比喻事理不易掌握而容易失误。唐 陆龟蒙幽居赋:“豹管闲窥,羊歧忘返。”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