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子怎么写好看:
烽子书法图片
烽子历史词典解释
戍卒名。古代于缘边置烽堠,为守望报警之哨所。唐时每烽有帅、副各一人,另有戍卒五、六人为烽子,掌举烟火报讯。
词语分解:
- 烽子的解释 守卫烽火台的士兵。 唐 戎昱 塞上曲之二:“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行六十里,夜至 张柴村 ,尽杀其戍卒及烽子。” 胡三省 注:“烽子,盖守烽之卒,候望警急而举烽者也。”
- 烽的字典解释 烽 fēng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烽火(a.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b.喻战争或战乱)
- 子的字典解释 子 z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
历史知识推荐:长芦县
北周大象二年580置。治今河北沧州市西。属章武郡。隋属河间郡。唐武德中为景州治。贞观初属沧州。开元十六年728,移治今沧州市。北宋乾德二年964省入清池县。后复置。熙宁四年1071省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