瀼州历史词典解释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治所在临江县(今广西上思县西南)。《寰宇记》 卷167瀼州: “有瀼水以为名。” 辖境相当今广西上思县及宁明县部分地。天宝元年 (742) 改为临潭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瀼州。贞元后废。
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治临江县(今广西上思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西南部、宁明县东南部地区。天宝元年(742年)改临潭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瀼州。贞元年间废。
词语分解:
- 瀼的字典解释 瀼 ráng (露水)多:甘露瀼瀼
- 州的字典解释 州 zhōu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
历史地名推荐:霍耳竹窝安抚司
简称竹窝、卓倭土司。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北朱倭乡。宣统三年 1911 改流,属章谷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