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卫怎么写好看:
屯卫历史词典解释
清代屯田、漕运之军事组织。顺治三年(1646),定其官制,卫设守备一人,兼管屯田,下设千总、把总,分理卫事。有漕地区又根据漕船之多寡,分设漕帮,每帮有领运千总二人,随船督运。雍正二年(1724),裁撤内地屯卫,归并地方州县,惟负责漕运之屯卫及边塞地区无州县可归之屯卫,设卫如故。清末,漕粮改由海运,屯丁不再运漕。光绪二十八年(1902),除屯丁、运军名目,并属州县。
词语分解:
- 屯卫的解释 1.驻兵守卫。史记·秦始皇本纪:“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 咸阳 。”后汉书·刘玄传:“右辅都尉 严本 恐失 更始 为 赤眉 所诛,将兵在外,号屯卫而实囚之。”2.指兵卫之所。后汉书·窦宪传:“ 宪 惧见幸,分宫省之权,遣客刺杀 畅 於屯卫之中。” 李贤 注:“屯兵宿卫之所。”明史·蓝玉传:“ 玉 遣百户 毛海 诱缚其父子,送京师诛之,而尽降其众,因请增置屯卫。”3. 隋 唐 时禁卫军的一种。
- 屯的字典解释 屯 tún 聚集,储存:屯粮
- 卫的字典解释 卫 (衛) wèi 保护,防护:保卫
历史知识推荐:清水江
即今贵州福泉、开阳二市、县间清水江。为南明河之下流,北流入乌江。明天启二年1622,水西安邦彦反围贵阳,抚臣王三善分兵由此驰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