亹亹不厌历史词典解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论》:“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抚,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不厌。”
词语分解:
- 亹亹的解释 1.勤勉不倦貌。诗·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劳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 梁启超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復何所惮而不亹亹。”2.行进貌。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王逸 注:“亹亹,进貌。”文选·
- 不厌的解释 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3.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
历史典故推荐:屋乌
同“屋上乌”。明 张凤翼灌园记.计投太史:“八口难供在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