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枣怎么写好看:
海枣书法图片
海枣历史词典解释
又名波斯枣、海棕、枣椰。果树名。原产于西亚或北非。浆果长椭圆形,形似枣子。唐《酉阳杂俎》:“波斯枣出波斯国”,“子长二寸,黄白色,有核,熟则紫黑,状类干枣,味甘如饧,可食”。唐代引入后,曾在广东、四川等省个别地区有零星栽培。
词语分解:
- 海枣的解释 1.传说中的果名。典出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三:“ 景公 谓 晏子 曰:‘ 东海 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 晏子 对曰:‘昔者 秦繆公 乘龙舟而理天下,以黄布裹烝枣,至 东海 而捐其布,彼黄布,故水赤;烝枣,故华而不实’。公曰:‘吾详问子,何为对?’ 晏子 对曰:‘ 婴 闻之,详问者,亦详对之也’。”后喻虚妄不实的事物。文选·陆倕<新刻漏铭>:“譬彼春华,同夫海枣。” 李善 注:“
- 海的字典解释 海 hǎi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
- 枣的字典解释 枣 (棗) zǎo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
历史知识推荐:任播
十六国时乐安治今山东邹平东北人。石勒称赵王时,为史学祭酒、侍中。太和三年330,勒行皇帝事,群臣议后赵五德次序,他提议赵承金为水德,尚玄色,勒从之。后教勒次子弘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