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不扬波 |
释义 | 海不扬波历史典故 海不扬波怎么写好看:
海不扬波历史词典解释比喻天下太平。清程恭尹《铙歌》:“海不扬波万国通,三吴闽浙各乘风。” ●《韩诗外传》卷五: “〔周〕成王之时……有越尝氏重九译而至,献白雉于周公。‘道路悠远,山川幽深,恐使之未达也,故重译而来。’ 周公曰: ‘吾何以见赐也?’ 译曰: ‘吾受命国之黄发曰: 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于滋矣。’ ” 相传周公摄政时,越尝(裳)国来献白雉,使臣对周公说,已有三年天上不刮大风,不下暴雨,海上不翻腾狂浪。 见“海不波溢”。明·梅鼎祚《玉合记·枯海》:“吾闻太平之世,海不扬波,安有今日。”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碧空如洗主谓 蔚蓝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清净。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康熙放眼望去,只见野草泛波,艳阳高照,~。”△多用于描写天空。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