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谋同辞 |
释义 | 不谋同辞历史典故 不谋同辞怎么写好看:
不谋同辞历史词典解释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后汉书.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武王〕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 偏正 尽管事先没有经过商讨,但是说的话完全一样。《汉书·叙传上》:“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多用于意见一致方面。→不谋而合 ↔众说纷纭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方正之士汉书•晁错传:“言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