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保定县 |
释义 | 保定县历史地名 保定县怎么写好看:保定县历史词典解释①唐至德元年 (756) 改安定县置,为泾州治。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金大定七年(1167) 改名泾川县。 ②即保宁县。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电城镇东。《旧唐书·地理志》 作保定县。 ③北宋宣和七年 (1125) 改保定军置,属莫州。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新镇。寻复为保定军。金又改为保定县,属雄州。蒙古至元二年 (1265) 废,四年 (1267) 复置,属霸州。明洪武七年 (1374) 废,十三年 (1380) 复置。清属顺天府。1914年改名新镇县。 (1)古县名。唐至德元载(756年)改安定县置,治今甘肃省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属泾州。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泾川县。(2)古旧县名。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降保定军为县,治今河北省文安县西北新镇。属莫州。旋复为军。金复为县。属雄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省入益津县,四年复置。属霸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省入霸州,十三年复置。清属顺天府。1914年因与当时的保定道重名,改名新镇县。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四明镇在江苏省射阳县西北部,串场河汇入四中河处。面积79.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四明,人口 5800。明初名玉港。万历年间迁河口,名为玉港小河口,造红桥一座。有诗云:“四围春色,明察秋毫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