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名教 |
释义 | 名教历史知识 名教怎么写好看:
名教历史词典解释魏晋玄学命题。因其名分而设之礼教,谓之名教。原指正名分、定尊卑的儒家礼教。《管子·山至数》记有桓公语:“昔者周人有天下,诸侯宾服,名教通于天下。”魏晋之际玄学大盛,有放达而忘形骸者,抵触礼教,乃有“名教”与“自然”异同之争。玄学旨在说明同“自然”的关系。何晏、王弼主张名教出于自然,通过论证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说明礼、乐、刑、政均应符合自然之道。阮籍、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集·释私论》),抨击名教的祸害,提出:“必崇简易之教,御无为之治。君静于上,臣顺于下”(《同上,声无哀乐论》)的政治理想。向秀、郭象主张名教即自然,宣称两者之间不仅没有高下之分,而且只有按照名教的原则去生活,才符合自然。参见“自然①”。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起居郎官名。掌管记录皇帝言行,修起居注。唐贞观二年628始置,隶属于门下省。显庆三年658,始与起居舍人并置。龙朔三年663改名左史,咸亨元年670复置。天授元年690又改名左史,神龙元年705复置。皇帝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