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塔怎么写好看:
千佛塔历史词典解释
在广东省梅州市区东郊东山岭上。始建于五代南汉大宝八年(965年)。原塔在修慧寺内。清乾隆初迁今址。为楼阁式铁塔,原为四面七层,高约7米。第一层铸有建塔纪年铭文,上有琉璃瓦亭覆盖。塔身每面铸有佛像200多尊,四面共铸近千尊佛,因名。现仅存第五层浮雕佛像四块。塔旁有清末诗人黄遵宪的南汉修慧寺千佛塔诗等碑刻。山后有大东岩、油岩等岩洞。
词语分解:
- 塔的字典解释 塔 tǎ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6*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塔
历史地名推荐:上新城
集镇名。在云南省元阳县东部、旧纳更山上。上新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10。清嘉庆年间纳更山土巡检由同春山迁此建新街,其区域内因已有旧城、瓦灰城,故称新城,又因在下新城上方,故名。产稻、玉米、大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