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拿贼见赃 |
释义 | 拿贼见赃历史典故 拿贼见赃怎么写好看:
拿贼见赃历史词典解释捉贼要见到赃物做凭证。元.无名氏《认金梳》三折:“如今恼了你些儿,就是我有罪。拿贼见赃,杀6*人验伤,我有何罪也?”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谁是贼?老大人拿贼见赃,不曾捉奸见床!”亦作“拿贼拿赃”。《西游记》三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 述补 捉贼要以赃物做凭证。元·无名氏《认金梳》3折:“如今恼了你些儿,就是我有罪。拿贼见赃,杀6*人验伤,我有何罪也?”△多用于强调证据方面。→捉奸见双 ↔口说无凭。 也作“拿贼拿赃”。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怀沙史记.屈贾列传载:楚辞.九章.怀沙为屈原自投汨罗江前的绝笔,述其怀沙砾以自沉的缘由。后以“怀沙”为因忠愤而投水死义的典故。晋 葛洪抱朴子.名实:“此古人之所以怀沙负石,赴流鱼葬,而不堪与之同世也已矣。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