猇亭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猇亭镇。《三国志· 蜀书 · 先主传》: 章武二年 (222) 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六月,“陆议 (即陆逊) 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即此。
在今湖北省宜都市北古老背。《资治通鉴》: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率诸将伐吴,“军于夷道猇亭”,后为吴将陆逊所破,即此。
词语分解:
- 猇亭的解释 古地名。在今 湖北 枝城市 境 长江 东岸。 三国 蜀 刘备 伐 吴 ,驻军于此,为 吴 将 陆逊 所败。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章武 二年六月﹞ 陆议 大破 先主 军於 猇亭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 罗贯中 本三国志演义﹞第百六十七回先主夜走白帝城本不涉 孙夫人 , 毛 本则云:‘夫人在 吴 闻 猇亭 兵败,讹传 先主 死於军中,遂驱兵至 江 边,望西遥哭,投 江 而死
- 猇的字典解释 猇 xiāo 古同“虓”,虎怒吼声
- 亭的字典解释 亭 tíng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亭
历史地名推荐:龙盖山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二里。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龙盖山“在县东二里。县之主山也。与繍林,马鞍为三峰,俱错列江滨。水经注:‘大江右有龙穴水口’。今龙盖山上有石湫,号龙穴水,下流入江。相传唐李卫公征萧铣,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