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发含齿 |
释义 | 戴发含齿历史典故 戴发含齿怎么写好看:
戴发含齿历史词典解释借指人。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并序》: “百神受职,五老告期,况乎戴发含齿,不得稽颡屈膝。” ●《列子·黄帝》: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 倚: 直。趣:同 “趋” 。古人认为,身长七尺,手足有别,头顶发,嘴含齿,直立而直行的,便是人。 并列 头上长着发,嘴里含着牙。泛指人类。语出《列子·黄帝》:“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荡寇志》86回:“希真也是朝廷赤子,戴发含齿的人。”△用于人类方面。也作“戴发含牙”、“戴眉含齿”、“含齿戴发”。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烟霞膏肓同“烟霞痼疾”。宋 刘克庄满江红.三黜归来词:“轩冕岂非疣赘具,烟霞已是膏肓脉。”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