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君怎么写好看:
邦君书法图片
邦君历史词典解释
周朝称诸侯国君。《梁其钟铭》:“梁其身邦君大正,用天子宠。”《尚书·周书·酒诰》:“我西土棐徂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于酒。”《诗经·小雅·雨无正》:“邦君诸侯,莫敢朝夕。”
指太守、刺史等地方长官。王之道《相山集·和高守无隐官闲即事》:“莫嫌芜类晚相浼,欲换邦君白雪词。”
词语分解:
- 邦君的解释 1.古代指诸侯国君主。书·伊训:“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孔 传:“诸侯犯此,国亡之道。”后汉书·阴识传:“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餘顷,舆马僕隶,比於邦君。”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凡在人伦不得其死者,邦君已上皆谓之弑,卿士已上通谓之杀。此又春秋之例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有一本卷子,那破题是:‘圣人思邦君之妻,愈思而愈有味焉。’”2.指刺史等地方官
- 邦的字典解释 邦 bāng 国:友邦
- 君的字典解释 君 jūn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
历史官职推荐:都官掾史
州吏名。北齐司州置,地位在都官从事之下,所掌则同。参见“都官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