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桓公沟 |
释义 | 桓公沟历史知识 桓公沟怎么写好看:桓公沟历史词典解释运河名。沟或作渎。一名桓水。起自薛训渚(湖泊名,在今山东嘉祥县附近)引流分南北:北至巨野泽北与济水合,名曰洪水;南流利用原黄水河道,至方与县(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注入菏水。全长约三百余里。东晋太和四年(369)桓温伐后燕,因天旱,汴水道绝,凿渠通清河,故名。义熙十三年(417)刘裕伐后秦时,水军自淮、泗入清河,又加疏广。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到彦之北伐,亦由此道。为公元四、五世纪时河、淮间南北水运航道之一。唐以后不见记载。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史厌又作史黡。战国时人。善游说。秦惠王后元十三年前322,张仪欲并相秦、魏,他说楚臣赵献应力佐仪求相于魏。认为仪如相魏,韩恐亡,必南求于楚。赵献则可兼相韩、楚。周赧王八年前307,秦欲假道于周而伐韩,周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