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关怎么写好看:
高阳关历史词典解释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改关南置。即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为防辽军事重镇。《续资治通鉴长编》:景德元年(1004),契丹南侵,“诏高阳关都部署周莹等会兵境上,以备戎寇”,即此。金废。或以此与瓦桥、益津为五代周所置三关之一,误。
词语分解:
- 高阳的解释 1.指高而向阳之地。孙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张预 注:“居高面阳。”后汉书·冯衍传上:“凿巖石而为室兮,託高阳以养仙。”2. 颛顼 有天下,号 高阳 。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注:“ 高阳 , 顓頊 有天下之号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顓頊 高阳 者, 黄帝 之孙而 昌意 之子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 关的字典解释 关 (關) guān 闭,合拢:关门
历史知识推荐:张国彦
明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字熙载,号弘轩。嘉靖进士。授襄陵知县,累迁户部侍郎,总督仓场,曾谏止房山开矿。后协理兵部尚书,奏设“背包军马”,令畿民遣戍者还籍充驿递。万历十九年1591官至刑部尚书,不久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