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斗拔谷怎么写好看:
大斗拔谷历史词典解释
一作达斗拔谷(《新唐书·突厥传》)或大斗谷(《旧唐书·吐蕃传》)。即今甘肃民乐县东南扁都口。当祁连山脉东段,自古为青海湟中和甘肃河西走廊间交通捷径。《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609),炀帝自张掖(今属甘肃)东还,“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霰晦冥,与从官相失,士卒冻死太半”。
词语分解:
- 大斗的解释 1.酌酒的长柄勺。诗·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毛 传:“大斗,长三尺也。” 孔颖达 疏:“长三尺,谓其柄也……此盖从大器挹之以樽,用此勺耳。” 宋 黄庭坚 次苏子瞻和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韵:“我病二十年,大斗久不覆。”2.容量较大的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釐子乞 事 齐景公 为大夫,其收赋税於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於民,而 景公 弗禁。”汉书·货殖传:“荅布皮革
- 谷的解释 谷 (③④穀) gǔ 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谷
历史知识推荐:辽统和实录
书名。辽室昉、邢抱朴撰。二十卷。包括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五朝实录。统和九年991正月修成上进,故以统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