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匡其不逮 |
释义 | 匡其不逮历史典故 匡其不逮怎么写好看:
匡其不逮历史词典解释匡:纠正。逮:达到。对于考虑不周到的地方,给予纠正。语本《汉书.文帝纪》:“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述宾 匡,正;逮,及,达到。匡正考虑不周之处。语出《晋书·武帝纪》:“择其能正色弼违,匡其不逮者,以兼此造”清·侯方域《答张尔公书》:“足下云,幸在后死,尚须仆匡其不逮,共成不朽。仆之鄙陋,岂曰能之?”△褒义。用于人物正直方面。→举偏补弊 弥补其缺 拾遗补缺 ↔绝口不道 闭口不言。也作“匡所不逮”。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靡所不为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8回:“男好女犹可言也,女好男,遂至无耻丧心,灭伦败纪,靡所不为,如武后、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是也。”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