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禄字书怎么写好看:
干禄字书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唐颜元孙撰。一卷。以四声隶字,每字分俗、通、正三体,收录当时通行的简化字,并考辨原字形体笔画演变。因以为章奏、书启、判状而作,关涉士人求得禄位,故名。大历九年(774),元孙侄颜真卿写录此书,刻之于石,流传遂广。今有《丛书集成》本。
词语分解:
- 干禄的解释 南北朝 时勋贵、官吏对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绢作为一种额外俸给,称“干禄”。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犹以 波斯 狗为仪同、郡君,分其干禄。”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七年:“旧苍头 刘桃枝 等皆开府封王,其餘宦官、 胡 儿、歌舞人、见鬼人、官奴婢等滥得富贵者,殆将万数……乃至狗、马及鹰亦有仪同、郡君之号,有鬭鷄,号开府,皆食其干禄。” 胡三省 注:“干出所部之人,一干输绢十八匹,干身放之。”1.求福。
- 字书的解释 1 ∶以字为单位,解说汉字的形体、读音、意义的书籍,如说文解字2 ∶字典的古称
历史知识推荐:逻盛炎
即“逻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