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补偏救弊 |
释义 | 补偏救弊历史典故 补偏救弊怎么写好看:
补偏救弊历史词典解释偏:偏差。弊:弊病。补救偏差,挽正弊病。《汉书.董仲舒传》:“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元史.世祖纪》:“故内立都省,以总宏纲,外设总司,以平庶政,仍以兴利除害之事,补偏救弊之方,随诏以颁。”《清史稿.朱嶟传》:“子母相权,赢缩有制,补偏救弊,无逾于此。” 并列 补救偏差疏漏,纠正缺点错误。明·王守仁《阳明先生理学集·语录》卷2:“不得已而为补偏救弊之微权。”△褒义。多用于纠正弊病缺陷方面。→正本清源 ↔大谬不然。 也作“补弊救偏”、“救弊补偏”。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抛妻弃孩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望烟尘一派,抛妻弃孩,团圆难再。”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