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肌劈理解 |
释义 | 肌劈理解历史典故 肌劈理解怎么写好看:
肌劈理解历史词典解释比喻立论精辟,析义翔实。清 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古者‘六经’之学,专门名家,各守师说。圣贤之微言大义,纲举目张,肌劈理解,权衡尺度,凿凿乎指定于胸中,然后出而从事于史。”又《〈郑圣允诗集〉序》:“〔郑君〕有志于左氏、太史公、班固之书,久之而其学大成,肌劈理解,浸渍演逸,虽通人大儒,未能或之先也。” 连动 剖开肌肤,才能精确了解内部情况。比喻能够精辟翔实地辨析事理。《〈郑圣允诗集〉序》:“(郑君)有志于左氏、太史公、班固之书,久之而其学大成,肌劈理解,浸渍演逸,虽通人大儒,未能或之先也。”△用于表示人处事细密。→鞭辟入里 入木三分。也作“肌擘理分”。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岿然独存同“岿然灵光”。南史.何胤传:“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唯胤所居室岿然独存。” 偏正 独,惟一。形容经变乱仍然独立着,独自保存下来的事物。清·汪琬重修报恩寺记:“迩来百余年来,田俱不可复问,而殿宇亦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