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额鲁特部历史词典解释
清西套蒙古二部之一。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额鲁特和硕特首领顾实汗于明末率部移居青海。清初,其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之子和罗理等居西套。康熙十六年(1677)噶尔丹袭击西套,和罗理率部避地近边。二十五年(1686)上书求牧地,诏居宁夏甘州边外贺兰山(阿拉善山)一带,遂称为阿拉善额鲁特部(又称阿拉善和硕特)。三十六年(1697)编为一旗,扎萨克驻定远营(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驻地巴彦浩特镇),游牧地相当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右旗及磴口、乌达部分地。
词语分解:
- 阿拉的解释 1.阿拉伯语的译音。伊6*斯6*兰教所信仰的神的名称,该教相信 阿拉 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唯一主宰。 中国 通用汉语的穆6*斯6*林称为“真主”。2.方言。我;我们。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公民科歌:“公民义务多得很,只有大人自己心里懂,但愿诸公切勿死守我的教科书,免得大人一不高兴便说阿拉是反动。” 葛琴 罗警长二:“谢谢侬!阿拉工人格事体,用勿着侬来管。”
历史地名推荐:三窠关
在今云南姚安县南。方舆纪要卷116姚安军民府:三窠关“在府南三窠山上,为南面之险”。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