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阳津 |
释义 | 大阳津历史地名 大阳津怎么写好看:大阳津历史词典解释即大阳关。一作太阳津。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西北。《后汉书·邓禹传》:建武元年(25),邓禹围安邑,“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即此。 古黄河津渡。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古称茅津,汉后因地属大阳县,故通称大阳津。南岸当今河南省陕县西北。东汉建武元年(25年),邓禹围安邑,更始遣将樊参渡大阳欲攻禹;唐宝应元年(762年),史朝义据洛阳,肃宗征回纥兵自陕州大阳津渡河进讨朝义,均指此。近代称大阳渡,俗称上河头。《通志》:下阳与上阳相望,由下阳至上阳必由大阳渡,即此。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太公城故址在今缅甸中部抹谷附近。相传为缅甸最古都城。据新元史·外国列传 “缅国”条所述,此城同江头城、马来城、安正国城和蒲甘缅王城并称为缅中五城。新唐书·南蛮列传下 骠国之“悉利移”城亦在此。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