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七月十一七月十五国人谁不感耻辱 民主必争民主必存先生你大可放心 |
释义 | 七月十一七月十五国人谁不感耻辱 民主必争民主必存先生你大可放心挽联,挽英烈,15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七月十一七月十五国人谁不感耻辱 对联备注:(曹禺等挽李公仆、闻一多) 参考注释七月《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一七(1).旧时称人死后的头一个第七天。故亦称头七。《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十九日是 晁源 的一七。”《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他如今孝也不及穿,事也不及办,过了一七,葬了母亲,便要去干这大事。” (2).犹一周。泛指七天。《中国谚语资料·农谚》:“一七怀胎一七出,一七扬花一七谷。” 国人(1).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内的人。《周礼·地官·泉府》:“国人郊人从其有司。” 贾公彦 疏:“国人者,谓住在国城之内,即六乡之民也。”《左传·成公十三年》:“ 子駟 帅国人盟于大宫。”《史记·伯夷列传》:“ 叔齐 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农民住在田野小邑,称为野人;工商业者住在大邑,称为国人。” (2).国内之人,全国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 唐 韩愈 《题楚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 。”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若夫父母兄弟,安其义而不以为劳;朋友国人,化其节而不以为异。” 邹鲁 《中国同盟会》:“国人相视,皆伯叔兄弟诸姑姊妹,一切平等。” 耻辱[shame;disgrace;humiliation] 羞辱;侮辱 永远也洗不掉的耻辱 民主(1) [democracy] (2) 一种社会状态,其特点是: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3) 合乎民主原则 作风民主 先生(1) [Mr.]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teacher]∶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doctor]∶医生 放心(1) [be at ease]∶心绪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 您放心,我会照顾他的 (2) [feel relieved;feel save;rest assured]∶指没有焦虑或无危险之虞 只在亲密朋友当中才感到放心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