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爆竹更岁新桃换旧符 梅花迎春旧貌展新颜 |
释义 | 爆竹更岁新桃换旧符 梅花迎春旧貌展新颜春联,9字春联 对联全文上联:爆竹更岁新桃换旧符 对联爆竹更岁新桃换旧符 梅花迎春旧貌展新颜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爆竹[firecracker] 古时用火烧竹,毕剥有声,火花迸裂,称为爆竹。今人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响,也称爆竹,或称爆仗 新桃新的桃符。古代用画有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挂在大门旁,用以驱鬼辟邪,每年农历元旦更换一次,称为桃符。 宋 王安石 《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梅花(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树的花 (2) [wintersweet] 〈方〉∶腊梅 (3) [mei flower]∶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迎春(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 青帝 ,迎接春季到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郑玄 注:“迎春,祭 仓帝 灵 威仰 於东郊之兆也。”《后汉书·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 。车骑服饰皆青。” 唐 韦缜 《读春令赋》:“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轮。” (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餘,形容怪异,杂在人丛中观看。” (3).迎候春天。 南朝 宋 何承天 《芳树篇》:“翠颖陵冬秀,红葩迎春开。” 南朝 陈 谢燮 《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mao2泽2东 《卜算子·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4).迎新年。 朱树诚 《我爱这一行》:“元旦晚上,她们剧团要同我们厂开一个迎春联欢晚会。”《文汇报》1991.2.7:“本报昨天在七重天宾馆举办《文汇报》读者迎春座谈会。” (5).花名。即迎春花。 唐 白居易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诗:“香麯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参见“ 迎春花 ”。 (6).花名。辛夷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