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立定脚跟背后山头飞不去 执持手印眼前佛面即如来 |
释义 | 立定脚跟背后山头飞不去 执持手印眼前佛面即如来名胜,杭州,寺庙,灵隐寺,11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立定脚跟背后山头飞不去 对联备注:(张载阳题杭州灵隐寺天王殿,位于北高峰麓) 参考注释立定脚跟指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做事。 背后(1) [behind]∶在…后面 书架背后 (2) [behind sb's back]∶私下 当面不说,背后乱说,这种作风要不得 山头(1) [hilltop]∶山的顶部 (2) [the top of a mountain]∶山峰 (3) [faction]∶比喻独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头 执持(1).握持;掌握;控制。《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诸侯拘迫 汉 制,牧相执持之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古爵羽觞》:“盖通身全是一爵也,惟右偏著耳,以便执持,如屈巵然。”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 (2).操守。《明史·唐胄传》:“ 胄 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 岭南 人士之冠。”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王东皋》:“ 汤阴 王东皋 ,官文选郎中,清介有执持,为本朝吏部第一。” (3).指所坚持的观念见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大臣被论》:“又弹 李晋江 诸疏,往往指其学问之僻,执持之拗,全是 王介甫 。” (4).谓拘泥,固执。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沾沾於用,甚嫌执持。” 手印(1) [fingerprint]∶指尖印纹 (2) [an impression of the hand]∶特指在凭据上按的指纹 没有图章,按个手印吧! 眼前(1) [befor one's eyes]∶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2) [at present;under one's nose;at the moment]∶目前,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佛面(1).指佛像面部。《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引《冥祥记》:“ 唐 贞观 二十年,征 龟兹 。有 薛孤训 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 龟兹 后,乃於精舍剥佛面金。”《水浒传》第八三回:“那军校道:‘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尅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 清 翟灏 《通俗编·释道》:“《涌幢小品》:谚云:‘佛面上刮金’,陋之也。” (2).佛的面子,佛的情面。 元 宋元怀 《拊掌录》:“ 赵閲道 罢政閒居,每见僧,接之甚恭。一日士人以书贄见,公读之终卷,正色谓士人曰:‘朝廷有学校,有科举,何不勉以卒业?’……后再往,门下人不为通。士人谓閽者曰:‘参政便直得如此敬重和尚?’閽者曰:‘寻常来见诸僧,亦只是平平人,但相公道是重他袈裟。’士人笑曰:‘我这领白襴直是不直钱财?’閽者曰:‘也半看佛面。’士人曰:‘更那輟不得些少来看 孔夫子 面。’人传以为笑。”《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个人是你 王公公 荐来的,僧来看佛面,不可轻慢于他。” 如来佛的别名。梵语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 释迦牟尼 的十种法号之一。《金刚经·威仪寂静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西游记》第七回:“众神随至 寳莲臺 下啟知, 如来 召请。” 清 赵翼 《大石佛歌》:“是谁凿破山骨裂,幻出如来身半截。”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