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金戈铁马,芳草都迷,遇春风策杖寻幽,重省淮左名都,杜郎俊赏; 舞榭歌台,图画难足,倚危亭登临送目,依旧二分流水,千古江山。 |
释义 | 金戈铁马,芳草都迷,遇春风策杖寻幽,重省淮左名都,杜郎俊赏; 舞榭歌台,图画难足,倚危亭登临送目,依旧二分流水,千古江山。名人名家,名胜,扬州,集句 对联全文上联:金戈铁马,芳草都迷,遇春风策杖寻幽,重省淮左名都,杜郎俊赏; 对联备注:(清-吴唐林《平山堂联》;扬州蜀冈:吴镜人集句题平山堂) 参考注释金戈铁马(1) [shining spears and armored horses]∶金属制的戈,配有铁甲的战马。形容战士的雄姿 想当年金戈铁马。——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war]∶指战争 芳草(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春风(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策杖拄杖。也称杖策。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 仇兆鳌 注:“ 慈水 姜氏 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则古人於杖,虽少年皆用之矣。” 唐 白居易 《残春晚起伴客笑谈》诗:“策杖强行过里巷,引盃闲酌伴亲宾。”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一:“公( 司马光 )不喜肩舆,山中亦乘马,路险,策杖以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冯京 ﹞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寻幽(1).寻求幽胜。 唐 李商隐 《闲游》诗:“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 宋 欧阳修 《和游午桥庄》:“晓坛初毕祀,弭盖共寻幽。” (2).探究深奥的事理。《北史·杨伯丑传》:“时有 张永乐 者,卖卜京师, 伯丑 每从之游。 永乐 为卦有不能决者, 伯丑 輙为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淮左淮河 以东地区。《南史·徐陵传》:“ 吴明彻 家在 淮 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无过者。” 名都(1).著名的城市。《战国策·秦策二》:“伐 秦 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 齐 。” (2).著名的都城。 汉 班固 《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 杜 霸 ,北眺 五陵 。名都对郭,邑居相承。”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诗:“名都多妖女, 京洛 出少年。” 唐 皇甫湜 《送丘儒序》:“怀贝玉以之名都之肆,未有而不售者也。” 清 查慎行 《渡漳河》诗:“天垂旷野名都壮,地入中原战垒多。”如: 北京 、 西安 、 洛阳 、 开封 、 南京 、 杭州 为我国古代六大名都。 俊赏[remarkble connoiseurship] 卓越的鉴赏力 杜郎俊赏。——宋· 姜夔《扬州慢》 舞榭歌台供歌舞用的台榭。 唐 黄滔 《馆娃宫赋》:“舞榭歌臺,朝为宫而暮为沼;英风霸业,古人失而今人惊。”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舞榭歌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明 无名氏 《玉环记·玉箫叹怀》:“舞榭歌臺,做成门面;调脂弄粉,扮作生涯。” 图画(1) [picture;drawing;painting] (2) 绘画 (3)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如油画、素描或版画) (4) 比喻壮丽的江山 (5) [tableau]∶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6) [plan;scheme]∶谋划 危亭耸立于高处的亭子。 唐 白居易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诗:“危亭絶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朱自清 《南京》:“ 燕子矶 在 长江 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心动魄。” 登临[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送目(1).投以目光,注视。 南朝 齐 王融 《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诗》之五:“送目乱前华,驰心迷旧婉。” 南朝 梁 江淹 《拜中书郎表》:“未有伎惭美舆,蒙送目之赏。” 胡之骥 注:“《説苑》曰: 晋平公 为驰逐之车,立於殿下,羣臣得观焉。”《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关羽 ﹞提刀拍马便出,要斩 曹操 , 玄德 见了,慌忙摇手送目。” (2).远眺;远望。 宋 张炎 《喜朝天·清暑堂赠蔡君谟》词:“人多送目天际,识渡舟帆小,时见潮回。” 宋 王安石 《桂枝香》词:“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孤馆披襟坐,危栏送目凭。” 依旧[as before;still]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二分(1).春分和秋分。《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 杜预 注:“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文选·左思<魏都赋>》:“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正要。” 李善 注:“二分,春、秋之中者也。”《元史·世祖纪三》:“敕二分、二至及圣诞节日,祭星于司天臺。” (2).分而为二。 晋 郭璞 《江赋》:“源二分於 崌 崍 ,流九派乎 潯阳 。” (3).犹言两份。 唐 徐凝 《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 扬州 。” 宋 苏轼 《水龙吟·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4).十分之二,二成。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谓之放债取利,可乎?”《元史·成宗纪四》:“ 江 南佃户私租太重,以十分为率减二分,永为定例。” 流水(1) [running water]∶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turnover in business]∶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in hurry]∶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千古(1) [through the ages]∶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forever]∶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zhou7恩7来 千古奇闻 (3) [eternal repose]∶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江山[rivers and mountains;country;state power]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