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大笔淋漓翰墨落人间处处有屯山井水 遗言慷慨山川怀故国朝朝望京阙觚棱 |
释义 | 大笔淋漓翰墨落人间处处有屯山井水 遗言慷慨山川怀故国朝朝望京阙觚棱名胜,台湾 对联全文上联:大笔淋漓翰墨落人间处处有屯山井水 对联备注:(台北市:于右任铜像。觚棱: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 参考注释大笔[substantial;a large sum]∶数量或价值相当大的 在交易中赚了一大笔钱 淋漓(1) [dripping wet]∶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 淋漓不净 (2) [be free from inhibition]∶形容痛快 淋漓肺腑之言 翰墨[brush and ink-writing,painting,or calligraphy]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人间[man’s world;the world]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处处(1) [everywhere]∶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in all respects]∶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all over]∶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遗言(1) [words of the deceased]∶死者生前留下来的话;遗嘱 忠烈遗言。——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teachings of men of virtue]∶指前贤的遗训 慷慨(1) [vehement;fervent]∶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generous;liberal]∶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山川[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故国(1)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motherland]∶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native countryside]∶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old capital]∶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old haunt]∶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朝朝天天;每天。《列子·仲尼》:“ 子列子 亦微焉,朝朝相与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始皇 时童謡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嫗闻之,朝朝往窥。” 唐 孟浩然 《留别王维》诗:“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白云朝朝走,青山日日閒。”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六回:“或另有意外金钱,作为特赐,於是朝朝花酒,夜夜笙歌。” zhu1一1德 《苦热》诗之一:“雨后朝朝上晓峯,登高缓步气从容。” 京阙指皇宫。亦借指京城。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驱马城西阿,遥眺想京闕。” 唐 李白 《梁园吟》:“我浮 黄河 去京闕,挂席欲进波连山。” 明 皇甫涍 《送周氏》诗:“回首望京闕,能不惻中情。” 陈毅 《开国小言》诗:“ 天安门 上望,京闕焕新采。” 觚棱亦作“ 觚棱 ”。1.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文选·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 吕向 注:“觚稜,闕角也。”《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 宋 王观国 《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天目山》:“ 西周 浸冷觚稜月,未必迁 岐 説果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华。” 郁达夫 《偶成》诗:“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復梦 长安 。”参见“ 柧棱 ”。 (2).借指京城。 宋 秦观 《赴杭倅至汴上作》诗:“俯仰觚棱十载间,扁舟江海得身闲。”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无端又作觚棱梦,醒视扁舟落五湖。” (3).借指故国。 梁启超 《游箱gen1-1浴温泉作》诗:“忽起觚棱思,乡心到 玉关 。” (4).棱角。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时河冰方结,觚稜如锋刃。” (5).比喻言行方正刚烈。 清 方文 《喜左又錞见访即送其归里》诗之一:“时危明且晦,未可太觚稜。” 见“ 觚稜 ”。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