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 |
释义 |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名人名家,11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对联备注:(清-黄道周《嘲洪承畴联》) 参考注释史笔(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闕,犹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 (2).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 东观 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唐 韩愈 《石君墓志铭》:“故相国 郑公 餘庆 ,留守 东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笔。”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諫书人莫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学,无史笔。”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史笔和文学之笔,应该分别开。” 流芳[leave a good name] 流传美名 流芳百世 万古流芳 成名[become famous] 因为某种成就而有了名声 不足以成名 洪恩[immerse grace] 大恩 浩荡[vast and mighty] 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青冥浩荡。——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浩荡的长江 不得[may not;be not allowed]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报国[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s country] 为国家竭诚效力 精忠报国 成仇[become enemies] 变成敌人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