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 九 |
释义 | 九(玖)[玖,读音作jiǔ(ㄐㄧㄡˇ)] 【来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远古帝王人皇氏,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传说,远古时代有盘古氏,开天辟地,生十七人,长子为赫天氏,即 * 氏。 * 氏,生十三人,长子为天灵氏,即地皇氏。地皇氏,生十一人,长子为地铿氏,即人皇氏。 人皇氏,名天英,其后传九人,即传说中的九皇氏治世,称九头纪。 九头纪始于人皇氏,人皇氏即姓九氏,自人皇氏至叙命纪,凡八十三君,历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叙命纪。自循蜚纪而后,二十二氏治世。之后又有因提纪十三氏,皆有世系可记。之后为禅通(祥)纪,该纪终于炎帝神农氏。再后由黄帝击败炎帝,以疏讫纪迄于姬周。 以上史传,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是传说历史,有待进一步考证。 人皇氏姓九氏,其后裔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九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赢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相马士九方皋,属于以先祖名号省文简化为氏。 春秋时期,良马是极其重要的工具。有一个著名的相马人士叫九方皋,与伯乐同名气,他善于相鉴千里马和良驹,受到秦国君主嬴任好和世人的尊重。 九方皋后代以先祖“九方”为姓氏,复姓九方氏。春秋战国时期“九”字有多种写法,而“玉”,在中国古代是尊贵的象征,“九”字因加“玉”字偏旁为“玖”,是为士者及以上卿大夫们所取之,以示尊贵。九方皋后裔中有省文简化称玖氏者,再后有简文为九氏者。 第三种渊源:商纣时以西伯侯、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即鬼侯,为纣所杀,其后有九氏。河南洛阳西南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即为商时九侯城。又,临水县(今河北磁县西北)有九侯城,子孙或以地为氏。 第四种渊源:金时女真人有九姓。 【分布】 今山西临汾、新疆塔城、云南泸水、安徽淮南等地有分布。 【民族】 汉族、僳僳族均有此姓。 【人物】 九希采:唐朝戎州太守。 九嘉:唐朝翰林应奉。 九真:宋代知庆元府。 九焯:明代德兴知县。 |
随便看 |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氏大全包含1375条姓氏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姓氏的起源及解析,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