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 北 |
释义 | 北[北,读音作běi(ㄅㄟ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相传,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后,把蚩尤部落整个迁移至北地,其后裔便以“北”为姓氏,称北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复姓,出自古代方位所指居住地,属于以居邑方位称谓为氏。 当为北人氏、北门氏、北官氏、北殷氏、北郭氏、北野氏、北方氏、北狄氏、北海氏、北土氏、北唐氏、北山氏等复姓省文简化所改。 第三个渊源:源于古癸北部落,出自虞帝第三妃癸北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姓。 第四个渊源:源于古玄菟郡,出自 * 民族,属于因地为姓且汉化改姓为氏。 玄菟郡设立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其辖地是卫氏朝鲜属国沃沮的故地,大约是今北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吉林省西部一带,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汉昭帝始元五年,玄菟郡的郡治迁至今新宾永陵地区,江外之地划入乐浪郡。 * 邹牟王(或称朱蒙)于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玄菟郡内建国。 玄菟郡在中原以北,迁移至中原的 * 人被时人称其为北人氏,后其人中亦逐渐引以自称,后省文简化为北氏。 二.郡望: 玄菟郡:设立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其辖地是卫氏朝鲜属国沃沮的故地,辖境相当我国辽宁东部、、吉林省西部及北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一带,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的郡治迁至今新宾永陵地区,江外之地划入乐浪郡。 * 邹牟王(或称朱蒙)于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玄菟郡内建国。1980年以来,有学者提出太祖大王(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建国, * 县建国时, * 人已经在西汉郡县制的管辖之下生活了七十多年, * 王被王莽政权贬为侯,说明其在西汉末为王国,东汉光武帝刘秀复其王号,也证实了 * 在两汉时期的封国地确实存在。“玄菟”在后来泛指中国北部边塞要地。 三.历史名人: 北 董:(公元1943~今),河北滦县人,本名董天柚。著名现代作家。 1964年高中毕业,务农。1979年任中学教师,1981年供职县文教局,1987年任县政协副主席,1988年任县文联主席。1993年评定文学创作一级职称。 著有长篇小说《北斗峰》、《凤凰城》、《鬼蟹岛》、《溜出天堂的孩子》、《辣娃和银豹》、《纸风车》。小说集《蹈海》、《虎皮伞》、《七色马》、《紫月芽》、《青蛙爬进了教室》、《火桥》。长篇童话《琥珀城奇游记》、《外星人与沉船城》、《男孩有只萤火鸟》。童话集《魔布手套》、《泥狼》等。作品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等。 是河北省人大第八届代表、唐山市政协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兼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
随便看 |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氏大全包含1375条姓氏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姓氏的起源及解析,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