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双调】得胜令_日日醉红楼
朝代 元代
作者 杨朝英
释义

原文

日日醉红楼,归来五更头。问著诸般讳,揪ㄎ不害羞。敲头,敢设个牙疼咒。
  揪揪,揪得来不待揪。
  庭院正无聊,单枕拥鲛绡。细雨和愁种,孤灯带梦烧。难熬,促织儿窗前叫。
  焦焦,焦得来不待焦。
  花影下重檐,沉烟袅绣帘。人去青鸾杳,春娇酒病厌。眉尖。常锁伤春怨。
タタ,タ得来不待タ。
  一笑自生娇,春风兰麝飘。夜月红牙按,青螺双凤高。妖娆,那里有惹多俏。
嚣嚣,嚣得来不待嚣。

诗词问答

问:《【双调】得胜令_日日醉红楼》的作者是谁?答:杨朝英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杨朝英的名句有哪些?答:杨朝英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杨朝英【双调】得胜令_日日醉红楼书法作品欣赏
【双调】得胜令_日日醉红楼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醉红

(1).酒醉后颜面泛红色。 宋 黄庭坚 《阮郎归》词:“传杯犹似少年豪,醉红浸雪毛。” 宋 范成大 《三登乐》词:“归鬢任霜,醉红未老。”

(2).指红花。 宋 王安石 《蔷薇》诗之二:“浓緑扶疏云对起,醉红撩乱雪争开。” 宋 黄庭坚 《寄杜家父》诗之二:“风尘点污青春面,自汲寒泉洗醉红。”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五更头

天将明时。 唐 顾况 《洛阳早春》诗:“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揾香腮,直问到五更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五更头,做一梦,梦见相公, 再 娶王家小娘子。”

诸般

各种;许多种

诸般方法

害羞

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

害羞的少女

敲头

詈词。该打的东西。 元 杨朝英 《得胜令》曲:“日日醉红楼,归来五更头,问着诸般讳,揪撏不害羞,敲头,敢设箇牙疼咒。”

牙疼咒

犹牙疼誓。《说岳全传》第十一回:“我这样大官,怎能得到外国?就到番邦,如何变猪?岂不是个牙疼咒?”

揪揪

〈方〉∶绉缩,不舒展

衣服揪揪着,真难看

得来

觅得,求得。《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 汉 何休 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 齐 人语也, 齐 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百喻经·见水底金影喻》:“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女孩儿諕得来一团儿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乐得养尊处优,胖得来,实在连走路都很艰难了。”参见“ 得 ”。

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庭院

正房前面的宽阔地带;也泛指院子

庭院纳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无聊

(1)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

他一闲下来,就感到十分无聊

(2) 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

(3) 生活穷困,无所依赖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卧病无聊。——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鲛绡

亦作“ 鮫鮹 ”。1.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亦借指薄绢、轻纱。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鮫綃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餘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鮫鮹破春碧。” 明 高东嘉 《泣颜回·春游》套曲:“见游人往来,贪欢笑,舞鮫鮹,闹咳咳笑高。”《镜花缘》第九四回:“﹝车﹞係用柳木如窗欞式做成,极其轻巧;周围俱用鮫綃为幔;车内四面安着指南针。”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阳光从紫云中穿着淡黄纱浪进来,清脆的鸟声在中间流啭,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在鮫鮹之中的那般波动,软艳!”

(2).指毛帕、丝巾。 宋 陆游 《钗头凤》词:“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鮫綃透。” 明 梁少白 《月云高·纪情》套曲:“黄花羞对,也只为君,金樽慵倒,也只为君,泪珠暗把鮫鮹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恨在心苗,愁在眉梢,洗了胭脂,涴了鮫綃。”

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孤灯

孤单的灯。多喻孤单寂寞。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寒商动清闺,孤灯暖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宋 陆游 《山寺》诗:“古佛负墙尘漠漠,孤灯照殿雨昏昏。”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不眠愁对孤灯照,谁与我伴寂寥。”吕剧《李二嫂改嫁》第三场:“ 李二嫂 眼含泪关上房门,对孤灯想往事暗暗伤心。”

难熬

难以忍耐(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

饥饿难熬

促织

蟋蟀的别名。《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唐 杜甫 《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元 薛昂夫 《甘草子》曲:“促织儿啾啾添瀟洒, 陶渊明 欢乐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 宣德 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焦焦

(1).象声词。啼声之细微者。《韩诗外传》卷十:“焦焦如有啼者声。” 汉 刘向 《说苑·辨物》:“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

(2).忧急貌。 唐 杜牧 《罪言》:“未尝五年间不战,生人日顿委,四夷日猖炽,天子因之幸 陕 、幸 汉中 ,焦焦然七十餘年矣。” 唐 孟郊 《送李翱习之》诗:“壮年俱悠悠,逮兹各焦焦。”

重檐

见“ 重檐 ”。

亦作“ 重簷 ”。两层屋檐。《礼记·明堂位》:“復庙重檐。” 郑玄 注:“重檐,重承壁材也。” 孔颖达 疏引 皇侃 曰:“谓就外檐下壁復安板檐,以辟风雨之洒壁。” 南朝 梁 王僧孺 《 * 文》:“拂高轩而徐薄,名香郁馥;出重檐而轻转,金表含映。” 唐 骆宾王 《四月八日题七级》诗:“复栋侵黄道,重簷架紫烟。”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纳曲甍之轻暾,散重簷之清旭。”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寺有大悲殿,重檐架之中。”

青鸾

(1).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坐骑。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干鱼启》:“文鳐夜触,翼似青鸞。” 唐 李白 《凤凰曲》:“ 嬴 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王琦 注引《艺文类聚》:“《决疑註》曰:……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鸞。”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二折:“跟着我骑白鹤,上青霄;跨青鸞,远市朝。” 清 陈珮 《哭程夫人》诗:“忽驾青鸞返碧虚,琼花吹折痛何如。”

(2).即青鸟。借指传送信息的使者。 宋 赵令畤 《蝶恋花》词:“废寝忘餐思想徧。赖有青鸞,不必凭鱼雁。” 清 纳兰性德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词:“青鸞杳,碧天云海音絶。”

(3).相传 罽宾王 于 峻祁之山 ,获一鸾鸟,饰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南朝 宋 范泰 《鸾鸟诗序》。后因以“青鸞”借指镜。 闽 徐夤 《上阳宫词》:“妆臺尘暗青鸞掩,宫树月明黄鸟啼。” 明 汤三江 《题唐玄宗还宫感旧·双调夜行船序》套曲:“侍儿扶傍粧臺,懒把青鸞高照。”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青鸞不用羞孤影,开匣常如见故人。”

(4).亦作“ 青鑾 ”。銮铃。天子之车衡上有鸾,鸾口衔铃,故以“青鑾”借指天子车驾。 南朝 齐武帝 《耕藉诏》:“鸣青鸞於东郊,冕朱紘而莅事。” 南朝 梁 江淹 《倡妇自悲赋》:“侍青鑾以云耸,夹丹輦以霞飞。”

(5).指女子。 唐 王昌龄 《萧驸马宅花烛》诗:“青鸞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 宋 柳永 《木兰花》词:“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鸞家远近。” 明 杨珽 《龙膏记·错媾》:“偷看,分明旧识青鸞,却做双栖新燕。”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十八日生归,见惟空室,悵悢若失,乃为诗曰:‘灵琐知何处,青鸞杳不回。’”

春娇

(1).形容女子娇艳之态。亦指娇艳的女子。 唐 梁鍠 《狷氏子》诗:“忆事临妆笑,春娇满镜臺。” 唐 元稹 《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綃,掠削云鬟旋妆束。” 唐 白居易 《把酒思闲事》诗之二:“把酒思閒事,春娇何处多。”

(2).妖娆的春色。 元 陈樵 《垂丝海棠赋》:“挟春娇而无力兮,色韡韡而可餐。” 清 陈维崧 《春风袅娜·甲寅元夜》词:“的的春娇,溶溶夜景,夹路银花烂不收。”

酒病

犹病酒。因饮酒过量而生病。 唐 姚合 《寄华州李中丞》诗:“养生非酒病,难隐题诗名。” 清 黄景仁 《钱塘舟次》诗:“风雪衣单知岁晚,江湖酒病与年深。”

眉尖

眉头

她眉尖皱成一团,显然有心事

春怨

春日的愁绪、怨情。古多指女子言。 唐 刘方平 、 金昌绪 均有《春怨》诗。 宋 陈傅良 《游云顶院和徐叔子韵》:“老大生憎儿女态,更无春怨与秋悲。”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兰麝

兰与麝香。指名贵的香料。《晋书·石崇传》:“ 崇 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藴兰麝,被罗縠。” 宋 黄庭坚 《寄陈适用》诗:“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 明 徐霖 《绣襦记·逼娃逢迎》:“香消兰麝,香消兰麝。丝索流尘暗锦筝,阶前草色入帘青。”

红牙

(1).檀木的别称。檀木色红质坚,故名。 唐 白居易 《中和日谢恩赐尺状》:“况以红牙为尺,白银为寸;美而有度,焕以相宣。” 唐 皮日休 《二游诗·徐诗》:“轴閒翠鈿剥,籤古红牙折。”《宋史·世家传三·吴越钱俶》:“ 俶 贡白金五万两、钱万万、绢十万匹,綾二万匹、绵十万……红牙乐器二十二事。”《辽史·太宗纪三》:“ 唐 遣使遗红牙笙。”

(2).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用以调节乐曲的节拍。 宋 司马光 《和王少卿十日与留台国子监崇福宫诸官赴王尹赏菊之会》:“红牙板急絃声咽,白玉舟横酒量宽。”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游春即景》曲之一:“蔌絳纱,按红牙,金鞍半攲玉面马。” 明 王世贞 《同省中诸君过徐丈》诗:“紫玉行杯弹《出塞》,红牙催拍按《梁州》。” 清 洪昇 《长生殿·制谱》:“听宫鶯数声,恰好应红牙。”

青螺

(1).螺的一种。壳形椭圆,表面稍暗,杂有斑纹。可食。大者其壳可制酒器。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断瓶取酒饮如水,盘中白笋兼青螺。”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虫鱼》:“青螺,状如田螺。其大两拳。揩磨去麄皮如翡翠色,雕琢为酒杯。”

(2).指法螺。佛教称讲经说法为吹法螺。因借指佛教经典。《旧唐书·辛替否传》:“自像王西下,佛教东传,青螺不入於 周 前,白马方行於 汉 后。” 宋 秦观 《还自汤泉十四韵》:“晚参圆白足,昏梵礼青螺。”

(3).喻青山。 唐 刘禹锡 《望洞庭》诗:“遥望 洞庭 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计定》:“ 妙高臺 上望诸峰,点点青螺天际小。”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御沟晓发》词:“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娥。” 郁达夫 《采石矶》七:“千里的 长江 ,映着几点青螺……青螺中一个最大的 采石山 前, 太白楼 开了八面高窗。”

(4).古代的一种发型。 闽 徐夤 《题僧壁》诗:“紺髮青螺长,文茵紫豹重。” 宋 赵彦端 《鹧鸪天·杨兰》词:“两两青螺綰额傍,彩云齐会下 巫阳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翦青螺短衲单条,绣曇花袈裟双袖。”参见“ 青螺髻 ”。

(5).圆形画眉墨。即螺子黛。 明 高启 《十宫词·隋宫》诗:“五斛青螺一日销, 迷楼 深贮万妖嬈。” 明 无名氏 《霞笺记·诉情得喜》:“琴瑟好,閒却青螺,留倩郎描。”

双凤

(1).一对凤凰。 唐 苏颋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凤炭》:“ 杨国忠 家以炭屑用蜜捏塑成双凤,至冬月则燃於炉中。” 宋 苏轼 《南乡子·同子野各赋一首》词:“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 环儿 白雪胸。” 傅榦 注引《杨妃外传》:“妃子琵琶,乃寺人 白季贞 使 蜀 还所进,用逻逤檀为之,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

(2).比喻两位才德出众的人。《北史·魏兰根传》:“ 景义 、 景礼 并有才行,乡人呼为双凤。” 明 杨慎 《双凤二龙》:“ 蔡邕 、 崔实 号双凤, 崔晏 、 许受 号二龙。”《花月痕》第二八回:“无奈 太原 城里,将 韦 韩 称做海内二龙,就把 刘 杜 称做 并州 双凤。”

妖娆

(1) 娇艳美好的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 * 《沁园春·雪》

(2) 有诱惑感的,引起 * 的

嚣嚣

(1) 众口谗毁的样子

谗口嚣嚣。——《诗·小雅·十月之交

(2) 傲慢的样子

听我嚣嚣。——《诗·大雅·板》。疏:“不听之状。”

(3) 另见 xiāo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