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依韵和酬王明远见寄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强至 |
释义 | 依韵和酬王明远见寄原文一日论交坐席间,肯平壮气就衰颜。篇章漫欲窥沧海,道谊从来仰泰山。 白日声名君籍籍,青云意绪我斑斑。 元戎幕府那能久,太学诸生已望还。 诗词问答问:依韵和酬王明远见寄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强至依韵和酬王明远见寄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一日(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论交(1).争论与交谈。 唐 李颀 《行路难》诗:“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 (2).结交;交朋友。 唐 高适 《送前卫县李寀少府》诗:“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宋 陈师道 《赠鲁直》诗:“相逢不用蚤,论交宜晚岁。” 清 龚自珍 《哭郑八丈》诗:“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 张昭汉 《癸丑暮秋偕璧子漫游长江歌以纪事》:“古人论交恩义重,徙倚琴臺有餘痛。” 坐席(1) 宴会时就坐入席 (2) 泛指赴宴用餐 壮气(1).豪迈、勇壮的气概。《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寧 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 权 尤嘉之。”《北齐书·高昂传》:“﹝ 高昂 ﹞幼稚时,便有壮气。长而俶儻,胆力过人,龙眉豹颈,姿体雄异。” 唐 韩愈 《赠族侄》诗:“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作书献云闕,辞家逐秋蓬。”《三国演义》第八二回:“ 先主 曰:‘朕正欲观汝壮气。’即命 关兴 前往。” 黄兴 《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之前因后果》:“然自此役后,同志不以挫折灰其壮气,图谋再举,弥增激厉。” (2).旺盛发达的地气。堪舆家所称主世代兴旺的土地风水。《新唐书·杜正伦传》:“诸 杜 所居号 杜固 ,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 衰颜衰老的容颜。 隋 尹式 《别宋常侍诗》:“秋鬢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宋 梅尧臣 《雪中廖宣城寄酒》诗:“任从六花壅船户,满酌春色生衰颜。” 清 方文 《将近枞阳舟中遣兴》诗:“今归衡茅下,身倦且休閒。蒔蔬与种药,聊以驻衰颜。” 篇章(1) 指篇幅与章节。比喻卓越的成绩与贡献 历史的新篇章 (2) 常指作品 文学篇章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道谊(1).道义。 宋 戴复古 《送侄孙汝白往东嘉》诗:“道谊无穷达,文章有是非。” 元 虞集 《牟先生墓志铭》:“父子之间,讨论经学,以忠孝道谊相切劘。” 郭沫若 《序<志愿军一日>》:“我们就在道谊上也打了一次大胜仗。” (2).指道术,技艺。《儒林外史》第三一回:“ 韦四太爷 问 张俊民 道:‘你这道谊,自然着实高明的?’ 张俊民 道:‘熟读 王叔和 ,不如临症多。’” 从来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泰山(1) 东岳,中国五岳之首,中国名山,海拔1524米,位于山东泰安境内。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多古迹和文人墨迹,为旅游胜地 (2) 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 有眼不识泰山 (3) 妻父的代称 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 晁说之《晁氏客语》 白日(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声名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籍籍(1) 形容喧哗纷乱的样子 人声籍籍 (2) 纵横交错 尸骨籍籍 (3) 形容名声盛大 籍籍声名 青云意喻远大的志趣。 唐 刘长卿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诗:“尚甘黄綬屈,未适青云意。” 斑斑斑点众多的样子 血迹斑斑 元戎主将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诗·小雅·六月》 不是元戎令,谁敢乱爬蹅。——《西游记》 幕府(1) 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后也泛指衙署 (2) 日本明治以前执掌全国政权的军阀 那能方言。怎么样。 出处: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即国学 观太学。——《后汉书·张衡传》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君则在太学。 诸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