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失题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轼 |
释义 | 失题二首原文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藏烟。 诗词问答问:失题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苏轼失题二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浮云(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有意(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山顶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态可分为平顶、圆顶、尖顶(又称山峰),在地形图上一般比较主要的山顶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线 流水(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无声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 微风(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 (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起籁发出声响。 唐 白居易 《白羽篇》:“颯如松起籟,飘似鹤翻空。” 宋 欧阳修 《夜意》诗:“夜风多起籟,晓月渐亏弦。鹊去星低汉,乌啼树暝烟。” 宋 王禹偁 《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石怪如舂涛,松偃如起籟。” 落日夕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