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增城丞嘉禾张元辅才过郡辄去未及款曲已而同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曾丰 |
释义 | 原文易学渊源出义方,绪余犹作汉文章。名高未急蓬莱岛,心远宁专雁鹜行。 纸尾固无勋可策,松间殊有味难忘。 诸公论荐休闻早,且候珠玑满一囊。 诗词问答问:《增城丞嘉禾张元辅才过郡辄去未及款曲已而同》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渊源源流,本原 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 事物渊源 义方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 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 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绪余(1).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餘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 李 云:绪者,残也,谓残餘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河北道士》:“门人数十,皆得其绪餘。”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羽人方士,借其名以自重,而实不能知其説,于是就佛经脚根下窃其绪餘,作诸经懺。”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四:“这是些艺术,门外的人只凭着耳食的绪余是不能够形容尽致也。” (2).后代。《梁书·王亮传》:“尚书左丞臣 范縝 ,衣冠绪餘。”《北齐书·段孝言传》:“ 孝言 本以勋戚绪餘,致位通显,至此便骄奢放逸,无所畏惮。”《周书·武帝纪下》:“ 狐 赵 绪餘,降成皁隶。” 文章(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名高崇高的声誉;名声显著。《韩非子·说难》:“所説出於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往者 毛孝先 、 崔季珪 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 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心远(1).心情超逸;胸怀旷达。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 陶潜 。” (2).智虑深远。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有问心远之义於 胡文定公 者,公举 上蔡 语曰:‘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此之谓心远。” (3).感情疏远。《 * 词话》第三八回:“到如今当面对语,心隔千山,隔着一堵墙,咫尺不得相见,心远路非遥。” 雁鹜亦作“鴈鶩”。鹅和鸭。《战国策·燕策二》:“赖得先王鴈鶩之餘食,不宜臞。臞者,忧公子之且为质於 齐 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分鴈鶩之稻粱,霑玉斝之餘沥。”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忆烟水而葺巢,甘鴈鶩以为伍。” 纸尾书面文字结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宋书·蔡廓传》:“ 廓 曰:‘我不能为 徐干木 署纸尾也。’” 唐 杜牧 《送沉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诗:“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纸尾书‘正月十九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我接过来,在纸尾上签了名字。” 有味(1) 指食物滋味好 这菜真有味,我爱吃 (2) 食物变质而馊臭 饭有味了,吃了会闹肚子的 (3) 有情趣 这幅小品画很有味儿 难忘(1) 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诸公(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论荐选拔推荐。论,通“ 抡 ”。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所论荐则蹇驴蒙龙骏之价,所中伤则 孝己 受 商臣 之谈。” 宋 陆游 《江西到任谢表》:“特旨造廷,非出公卿之论荐。”《清史稿·文苑传一·吴伟业》:“侍郎 孙承泽 、大学士 冯銓 相继论荐,授秘书院侍讲,充修《太祖》、《太宗圣训》纂修官。” 闻早趁早;赶早。《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须知浮世俄尔是,闻早迴心莫等閒。” 金 段成己 《行香子》词:“到而今,一事无成;不如闻早,觅个归程。” 元 白朴 《庆东原》曲:“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掛。” 珠玑(1) 宝珠;珠宝 (2) 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 诗文赏析【原题】: 增城丞嘉禾张元辅才过郡辄去未及款曲已而同校艺晋康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