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访韩仲止不遇题涧上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师秀 |
释义 | 访韩仲止不遇题涧上原文隔涧竹扉深,苍童引客寻。虽然乖昭语,犹得见园林。 野蔓时妨步,山蝉亦好吟。 石根泉数斗,清冷应人心。 诗词问答问:访韩仲止不遇题涧上的作者是谁?答:赵师秀 赵师秀访韩仲止不遇题涧上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竹扉用竹子编造的门。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崔商》:“不三四里,忽有人居,石桥竹扉,板屋茅舍,延流詰曲,景象殊迴。” 宋 王庭珪 《题郭秀才钓亭》诗:“他年欲访沙头路,会自携竿扣竹扉。” 明 高启 《何隐君小墅》诗:“移家营别墅,一逕竹扉开。” 虽然(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园林专供人游玩休息的种植了花草树木的地方 园林艺术 野蔓野生的蔓草。 金 元好问 《岐阳》诗之二:“野蔓有情縈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石根岩石的底部;山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承受石。” 唐 杜甫 《宿清溪驿奉怀张之绪》诗:“石根青枫林,猿鸟聚儔侣。” 宋 王安石 《竹里》诗:“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江东岸石根,上覆中空,已为幻矣。” 清冷(1) 清爽而微寒;清凉寒冷 清冷的秋夜 (2) 冷落;冷清、凄凉 旅客们都走了,站台上十分清冷 人心(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